变没有正儿八经学过科举制文,所以靠他自己就不用难以上青天来形容了。
直接就是做梦,不可能!
杜变考数学算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当然能够获胜。
那么参加科举考试,就绝对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那就是韩国人和非洲人比下面那玩意的尺寸,完全是自取其辱。
所以别看杜变和崔年打赌的时候牛气哄哄,其实若靠他自己科举实力的话,绝对是被崔年按在地上摩擦摩擦。甚至这一千考生中,有几百人能够将他按在地上摩擦。
……
进入了考场,每人一小间,真的是小到了极点,面积不超过两平方米,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不过还好,院试不是乡试,乡试足足好几场,要考好几天,真的会死人的。
而院试一般只有两场,一场正试,一场辅试,但近年来的院试通常连辅试都去掉了,所以只考一场。
前些年的院试还有一道书判,如今就只剩下一篇时分,一首诗词。
如此一来,唯一的一篇策问时文就成为重中之重,甚至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则完全取决于这篇时文的造诣高低,而诗词只是锦上添花之作用。
至于时文的题目,可能出自四书,也可能出自五经,完全靠学政大人之喜好了。
考试简化了,但难度其实更加提升了,竞争之激烈也大大提升。
因为如果有几题的话,那么这一题做得不好,下一题做得好可能还有机会高中。而仅仅只有一题的话,完全是一篇定生死。
所以这唯一一篇时文,绝对是每一个考生呕心沥血,毕生之精华。
打开试题的时候,杜变深深吸一口气,希望能够遇到一个熟悉的题目,这样下笔也能够多几分把握。
闭上眼睛,打开试题,睁开眼睛,看这一场院试的第一道题目,也是最最重要的时文题目。
“古之欲明明德格置盖翠礼之用小大由之川而无有乎尔鸣者乎尔。”
看到这个题目,杜变顿时头昏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