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再翻译成中华文字?”
“当然——”
明远下一步就要安排这个。他和懂大食文字,汉语水平也较高的夏塞里奥商量好了,会配给夏塞里奥一名有数算背景的抄写官。两人合作,看能否先把《几何原本》已经得来的几卷翻译出来。
“子瞻公,能否将这两人暂时挂职挂在府学里?”
“府学?”
苏轼险些将自己的胡子当场拈断两根。
“是!”
明远嬉皮笑脸地相求。
“一切开销都可以包在小弟身上,但是能不能让他们与‘府学’能扯上些干系?”
明远当然知道自己有一点为难苏轼——
因为要翻译的可不止眼前这几本手抄小册子,后面还有一堆重要典籍呢。
如果能把这项翻译工作挂在府学名下,将来颁布成果的时候,也能师出有名。
只见苏轼凝神思考了片刻,再瞅瞅那本写满繁复文字的抄本,眼光转过来,在明远面上认真地转了两转。
只见他点头答应:“好,明日我帮你去问问本地学官。”
*
第二天,达伊尔守信,来明远所住的驿馆,接上明远和种师中、史尚三人,一起前往杭州港。
谁知他们一行人却先上了一条小型帆船。
船上的船工扯动深色帆布制成的风帆,看准风向,船便摇摇晃晃地离开岸边,向更广阔的水域驶去。
达伊尔用生硬的汉语向众人介绍:“杭州城附近……水浅,大船进不来。所以……走一段……水路,大船在外面。”
明远料想是因为杭州城附近浅滩众多,大型海船驶近会有搁浅的风险,因此泊在比较远的深水区。
他和种、史三人都没有料到这个。
史尚在上次渡长江时坐过船,但是还从来没有行驶在靠近外海、风浪剧烈的钱塘水面上。因此他紧张得要命,恨不得找来一根绳索,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