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
此刻宫六一五一十地将他在军器监中与曾孝宽和种建中谈妥的结果告知明远与宫黎。
果然, 曾孝宽最终采用了明远的建议, 没有将宫六的作坊整个儿纳入军器监,而是暗地里给宫六一笔赏赐, 并且会为宫六日后打磨镜片提供最好的天然水晶材料。
宫六事实上已经不需要再去大相国寺摆摊维持生计, 但是曾孝宽还是要求他每到“万姓开放”的时候去那里点个卯, 顺便将手头那些水晶器皿慢慢出清,以后就可以专心做水晶镜片的买卖。
宫黎听父亲欢欣鼓舞地说完, 却不像宫六那么激动。他只是扯了扯嘴角, 随随便便地祝贺:“阿爹, 恭喜你得了偌大的一笔买卖。”
明远:听起来有些言不由衷嘛!
“但我想, 水晶与玻璃,其实无法相比。”
宫黎似乎还在嘴硬。
“水晶出于天然,虽然这次官府说是会拨给材料,但是天下的水晶矿就这么些,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制玻璃的材质随处可见,以火炼化便可成型,形态更可以千变万化。儿子以为,日后玻璃才会大行其道。”
“新得的这笔买卖,固然可以让咱家的作坊再撑一时,但难道以后还能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地做下去吗?”
明远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若论远见,这宫黎,是匠人之中极少见的。
而且他也不缺钻研和工匠精神,可见他能制出那一枚透明无色的水晶玻璃球绝非偶然。
但是宫六与宫黎父子两个对视一眼,突然同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唉——”
“水晶也好,玻璃也好,注定比不过玉器与瓷器的。”
明远闻言愕然,但细想想,确实如此啊——玻璃作为一件用途广泛的材料,在很长一段的历史里始终没能发展起来。
这大概是因为历朝历代都只将玻璃作为装饰品,或者是观赏性较强的盛器,从未涉及其它用途,更不用提工业化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