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凌虚阁中文网 > 非正常音乐家 > 第508章

第508章

讲求的是一个“神似”。

所以,有时候在整个音乐的疏密程度上,会非常“散”,或者是“形散而神不散”,更加随心所欲,更加空无缥缈。

无论是王国维的“意境”,亦或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

其实,都是对音乐意境,音乐“无形”“无相”“无色”的一种极致追求。

更加适合表达敦煌哲学的一种“意境”与佛学之中所谓的“觉悟”。

……

简单来说,一个科技,一个修仙。

……

但问题来了。

独自考虑看起来很适合。

但组合起来,却几乎有点无从下手!!

正是因为追求的东西有差异性,所以,西方音乐有着严谨完整复杂的和声体系。

在基础的调性上,多声部的音乐可以构成非常丰富多彩的体验。

可是,中国传统音乐,不怎么去强调和声。

一般,都是以支声手法来构建。

只有在一些民间的合奏,或是合唱,会出现那么一点类似于和声,却不是和声的处理。

而且,节奏上,西方音乐更受到“统筹”,即使是一些自由度很高的曲子,出现自由的节奏符号,但自由度也只是局部,或者有一个限制,整体来说,节奏还是呈现一种均衡。

【万物的秩序之美,化作节拍与音符的呈现,理性基础下与感性的结合,构建出艺术人文。】

但到了中国音乐这里,就又不一样了。

中国音乐节奏追求一种“自由散漫”,没特别严格统一的节拍速度限制。

尤其是转向民间劳动人民后,最大的表现,就是“散板”大量的被运用。

尤其是表达意境,更需要在意的是一种后现代的“无序”。

【老爷我乐意咋吼就咋吼,愿意吼多久就吼多久】

而这些不一样,难融合,但却能对乐曲表达添砖加瓦的东西,在李少杰的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冲突。

想要创作,就一定要解决这些冲突。

而中国无数大佬级音乐家,都一辈子投身于此,慢慢的才找出那么一点点适合的方向,而李少杰这么年轻,便想玩这么大的。

可想而知这个难度与“骄狂”。

中外音乐从思想,哲学,到手法,特质的融合+创新,听起来很简单,甚至很多野鸡歌手都敢叨叨这两个词,张口就来。

但那没有一个玩意是正经的,是真的。

可李少杰这一次,是真正想要把中国的文化,故事,历史,宝藏,化作音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夜雾沉迷(半校园1v1h) 被哥哥管教的日子 情欲采集师之兽人大陆 大理寺.卿(双洁1v1破案) 昼眠(np) 掉珍珠(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