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住的第二天就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朝野。
对此,殷无秽的说法是,此人权势极大,只有将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教他夙夜侍候自己方才安心。
文武百官:“……”
那也不至于同住一殿啊!而且,瞧着容诀每天气色红润、神态飞扬,丝毫不像是侍候人后饱受磋磨的模样!!
反而愈发容光焕发有精气神了。
文官对皇帝的做法全无办法,如今的殷无秽,要做什么,早已不是他们能够置喙得了的。
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大周王朝日渐鼎盛,岂容宦官当道。
这时,有一名官员出了主意,陛下做事不顾礼法,亲近宦官,是因为年纪尚轻,恰逢宦官又立下汗马功劳,不可怠慢。
但这个年纪的青年,只要成家立业,有了绕指柔管束,夜间红袖添香,温香软玉在怀,自是什么宦官都抛之脑后了。
什么事都没有此事重要。
而且,殷无秽是皇帝,事到如今还没有皇后嫔妃,于情于理,如何说得过去,他们做臣子的不得不上心忧思啊。
任何事情都没有陛下立后纳妃、开枝散叶绵延子嗣,使得江山继嗣代代有人重要。
这样一来,不仅眼前陛下亲近宦官的问题可解,也可以重新平衡朝堂势力,有了后宫隆宠,何愁家族不得圣眷。
一时间,这几乎成了文官的救命稻草,势在必行,且此法不论横看竖看,都是一个两全其美极好的法子。
延续祖宗香火,稳定江山社稷,想来皇帝也不会拒绝。
说干就干,文官们立刻提笔写疏,呈递御前,cao心皇帝的家国大事。
·
劝谏殷无秽选秀、立后纳妃的奏折第一个看见的人是容诀。
无他,所有呈交皇帝的奏折都会先经司礼监之手,下头的小太监第一时间送来给他观阅。
容诀坐在垫了几层软褥的太师椅上,目光晦暗,一手摊开奏折,另一手把玩着司礼监掌印的印章。
审阅半晌,他将其阖上,没有扣压下去,而是如数差人呈至殷无秽面前。
也,观望他的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