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拥兵自重的昭王在政变期间不仅没有趁机一举围宫,反而妥善安顿了宫人,更是不声不响地暗中收集了大皇子无法翻身的铁证!
如此态度,众人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他们原本因为朝局而选择拥护殷无秽的选择由之前的五分转变成了七分。
昭王虽有断袖之癖,可只要他改掉,随时可反对殷无秽自立为王。他有重兵在手,又恩信于民,是最名副其实的新帝人选。
可是,他却放弃了,甚至以身作则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殷无秽。
众人面面相觑,不清楚他这样做的缘由。但是,结果众人看清了。
并遵循利益最佳导向,认殷无秽为帝。
谁当皇帝固然重要,但也不是绝对,关键还要看他手中切实掌握的权利。如果是大皇子和五皇子,众人自然会忌惮臣服,可是换作了殷无秽就不一样了,众人甚至不等他说平身就兀自起身。
往后的路还很长,殷无秽身份转变不算什么,一切才刚刚开始。
他们第一个要清算、并献于殷无秽投诚的,是东厂督主。
“陛下,臣也有事禀。”内阁首揆开口。
这样地位的大臣饶是殷无秽也不得不重视,只听他道:“大皇子的罪行已悉数确认。那么,东厂呢?
此次政变皆由东厂而起,若非如此,我朝也不会损失一名文韬武略的亲王,他更是以下犯上直接重伤熹王殿下。一码归一码,东厂犯下的滔天罪行,请问陛下,又该如何处置?”
不愧是沉浮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三言两语就将大皇子所犯之罪归咎到了东厂头上。
殷无秽瞬间目光一凛。
容诀却早有所料,多年来先帝和文武百官都是这个德行,没道理他们会临时转性,政变的后果,必然要有人给出交代。
这是东厂的劫数,更是他的,怎么都逃脱不掉。
殷无秽将他布置的最后一课做成那个样子,那他就以身为题亲自试炼,这也是殷无秽登基伊始,蜕变经手的第一个难题。
在他彻底撇清与殷无秽之间的关系,为他扫除不必要的麻烦之后,年轻的帝王又将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