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诸愣了一下,眼睛一时无法适应亮光。血与咸湿的冷汗滴落在眼皮和睫毛上,有些刺痛,也有片刻恍惚。他从来没有想过,在无眠的黑暗里,会出现烛光。
在刚才的那一瞬间,他手中的刀刃清寒而准确地抵住来人的颈脖,只要再深入半寸,就可以将对方的脖子割断。
被刀抵在门上的少年脸色微微苍白,身着轻薄春衫,手还握着烛台,像是一朵墨画的花,开在春夜的门扉前。
“你来做什么?”李诸的声音沙哑,他知道,自己的样子一定很可怕。
“我听到里面有声音。”乐师发抖的目光落在他流血的额头上。
他将手中的刀移开,平息胸膛的起伏,冷漠地说:“下次再这样闯进来,被砍掉的就不是蜡烛了。”
少年俯身把被斩断的蜡烛捡起来,放在桌案上。烛光顿时令屋子里亮起来。李诸背对着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冰寒可怕的脸色,不知不觉在光的渗透中被些微软化。
在少年即将关上门离去时,李诸皱眉转过身:“慢着。”他突然开口:“给我拿一壶酒来。”
空气清寒沾着露水,树梢月光流动。
雷海清依命端来了一壶热酒,李诸取出一套夜光杯,见对方的视线停留在自己的酒杯上,李诸随口问:“喝过葡萄酒吗?”
“喝过。”
李诸给自己斟了一杯:“你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
“刚入宫的时候,陛下赐宴。”
曾经梨园子弟是被人瞧不起的“下九流”,一些士大夫说梨园乐曲是靡靡之音,但是皇帝李隆基亲自宴请他们,说,天下若无盛世,哪来四海笙歌?
当然,这都是旧事了。如今战火流离,礼崩乐坏,再没有丝竹雅乐可以聆听,更也没有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你的羊角筚篥,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带在身边很久了吧?”几杯酒饮下,李诸想起初次见面时,少年冒着生命危险去捡拾筚篥的情形。
“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遗物。”也许是喝过酒的缘故,雷海清的目光微微迷离,“我是个孤儿,自小被师父收养,学了琵琶、筝、胡笳、箜篌、横笛……许多种乐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筚篥。小时候我不敢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