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硝石用到哪里去了?”班贺指着其中一项。
掌库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好半天,一拍脑门:“想起来了,是宫里取去了。”
班贺眉头皱得更深:“宫里?”
伍旭像是想起什么,说道:“恭卿,宫里用它,多半是制冰用了。宫里每年入夏都要制冰饮,还赏给你不少呢。”
班贺扶了扶额,果真如此。
以前他不管军器的事,先皇赏赐冰饮谢恩便是,不曾多想制冰的硝石是从何而来。每年硝的产量有限,这边用了就得从那边克扣,还是件麻烦事。
查看过各个库房,班贺对虞衡司的情况大致心中有了数,正式开始前还有很多前期准备要做。
“恭卿。”伍旭忽然叫了班贺一声。
班贺回头看他,眼神示意有话便说。
“你我都看到了,军器局产出不多,大炮因制作方法的缘故,一次只能生产一门,并且每一门口径尺寸都有所区别,导致炮弹也要按口径生产,不能通用。”伍旭斟酌着说道。
本朝生产大炮多为铸造,制造泥模后再进行浇铸,炮筒是完整的圆柱体,完成后便要敲碎模具才能取出。因此模具都是一次性的,再进行下一次铸造,尺寸口径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差异,同时也给生产弹药造成了一些限制。
伍旭:“若是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焊接,模具就可以重复使用。不过问题在于焊接材料,我在工坊内尝试过多次,小物件之间使用白铜粉作为焊接材料勉强可以,但进行大焊时,则收效甚微。只能尽力敲打,使金属强行接合,历岁之久,接口脱焊失去效用,又会断裂开来。”
班贺认真倾听,琢磨着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将问题陈述铺开,伍旭说到了正题上:“我听闻,西方各国另有一种特殊的焊接材料,是本朝所没有产出的。西方大炮部分是锻造而成,另有部分是焊接制作,方便生产,大大缩短了重复制作模具的时间。”
他说得兴起,班贺也随之振奋了一瞬,但很快冷静下来:“你说的都是实用的好主意,但涉及与海外列国往来,在朝廷,在圣上,并非我们这样身份的人可以言语、干预的,还需要从长计议啊。”
“这是自然。”伍旭笑了笑,心情仍然澎湃,他所知的这些可以光明正大提出,并有希望探讨,即便不能立刻实施,也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再次被启用,伍旭的感受与从前截然不同,他莫名有了底气。恭卿是聪明人,他说上面那位是明主,那便不会有错。
回到庭院,阿毛已经从书塾回来了,抱着小猫喂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