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对翔国作战时,有很大一部分翔国人组成的雇佣军,充当了武国大军的耳目。
无论是对翔国的地形,还是守城方的优势劣势,他们都是了如指掌,自然也给了武军更佳的攻击选择,如果翔军要来偷袭,他们也会抢先知道并提前报告。
当时武国正规军与雇佣军也是相互配合,正规军强攻城市,雇佣军负责扫荡乡镇,那时正规军的信使跑个上百里都别想看到一个活人,更不用说被伏击。那时也不用征粮队去征粮,光吃雇佣军上缴的那部分就够了。
正因为两者相互配合,几乎没给翔国人留下任何抓漏洞的机会。
而现在武军分散兵力,狂攻明国各大城池,但是对城市附近的乡镇,却没有进行任何扫荡,这样斥候、征粮兵被伏击就非常正常,最后也直接导致了这次武军惨败的恶果。
李错的一席话,说的人人默然。
毕竟萧逸飞大元帅不明不白地被翔国刺客刺杀之事,疑点实在太多,如果翔王真有胆子杀萧逸飞给翔国人报仇,那他就不会与武国大军里应外合,破了这古都城;
而之后那八千左武卫的表现同样很奇怪,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萧逸飞真正的嫡系,见到大元帅被暗杀,他们最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屠了古都城王城,将所有带有翔国王族血统的人杀个干干净净,可他们只是带了萧逸飞的尸体一路往南,直接跑回了泽伦要塞。
大王的表现一样令人感到摸不着头脑,按理说一国大元帅在获得如此大的功绩后被暗杀,至少应当举行国葬来进行悼念,但是大王只是追封萧逸飞为梁国公,谥号守正,就再无其他任何赏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官方似乎在竭力淡化萧逸飞的影响力。
而南方左武卫的表现同样古怪。吕学文并没有北上攻击翔国人,反倒是在吕唯晨的帮助下,对左武卫进行了大清洗,两万余名武国人类战士(包括数十名将军、统领等高级军官)以身体不适为由,被迫退伍返回内地或者铁柳城;之后吕学文还杀害了附近几个城市的光明圣庙的多名神职人员,并彻底摧毁了当地的光明圣庙。
许多光明牧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死的,而这恶行,更是让吕学文变得愈发“臭名昭著”。
这种种因素加起来,“萧逸飞”这三个字几乎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忌,想不到李错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