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立时安静下来,“少说没用的,说说派谁去才是正经。”
打是肯定要打的,现在要讨论的是,派谁去打。
这个问题,经过与几位大臣讨论,宣府、大同、蓟镇、辽东四位边镇守将不能动,那就只能从别处调遣。
有人提议张元勋,有人提议邓子龙,有人提议凌云翼,有人提议刘显,殷正茂甚至主动请缨前往。
朱翊钧忽然想起个人,左思右想,他觉得此人再合适不过。
他心中已经有人选了,便不再听这些人争论:“退朝。”
第299章 朱翊钧回到文华殿……
朱翊钧回到文华殿不久,就有太监来报:“张阁老求见。”
“快宣。”
张居正一走进大殿,朱翊钧就发现,他瘦了许多。没等他行完礼,朱翊钧就一把将人搀起来:“听说先生病了。”
张居正颔首:“回京途中,在大河上吹了风,受凉了,已经无碍。”
“我不放心,宣太医来给你看看。”
张居正摆手:“陛下,先讨论缅甸进犯云南的事情吧。”
朱翊钧严肃道:“都已经打到了四川,据说他们有十万象兵,我估计刘世曾请求增援这几日,已经有不少四川土司遭了殃。”
张居正问道:“陛下可有主将人选?”
朱翊钧点头:“有。”
张居正道:“我猜,陛下想派刘显的儿子刘綎前往云南。”
“正是。”
朱翊钧选择刘綎,一来,他们有过一段私交,朱翊钧了解他的人品和才能,相信他一定能平息此次缅军入侵。二来,朱翊钧还有别的任务要交给他。
张居正说道:“虎父无犬子,刘綎确实可堪大用,但他太年轻,经验不足。”
“先生还有其他人选?”
“湖广参将邓子龙。”
邓子龙今年五十了,南征北战多年,应募入伍,后又考中武举,曾在广东、福建抗倭,积累战功,一路从普通士卒做到参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乃是一员骁将。
这是张先生的提议,朱翊钧自然应允。
“对了,”张居正又想起一事,“云南还有二十万两矿银,正要运往京师,不如留在当地,以备不时之需。”
二十万两白银对于现在的朝廷而言不算一笔大数目,留下也就留下,反正要打仗,朝廷还得拨款。
朱翊钧立刻让内阁拟旨:“以湖广参将邓子龙为永昌参将,南京小教场坐营刘綎为游击,管腾冲守备事,使之募兵防御。黔国公沐昌祚移驻洱海,巡抚刘世曾移驻楚雄,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