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都跪下了,一屋子人也跟着跪下磕头,称颂太后圣明。
趁此机会,张居正又提起一件事情:“陛下早已成年,如今学有所成,臣以为,待年后,陛下应亲自处理朝政。”
这是要让朱翊钧亲政,但太后听了却皱起眉头:“不行,他还没有大婚。”
按照惯例,明朝皇帝大婚之后未必能亲政,但亲政必须在大婚之后。
张居正却表示:“陛下天资聪颖,圣明决断,早已具备处理政务的能力,也是大明皇帝受命于天之职责,应尽快亲理朝政才是。”
太后看了一眼朱翊钧,仍旧不很放心:“先生亲受先帝的托付,望仍能对皇上有所教诲,帮助他处理国事,不负先帝对你的信赖。”
张居正明白她的意思,她在担心自己以退为进,说要皇帝亲政,紧接着请辞,以此来将权柄进一步握在掌中,专权擅政。
或许上辈子,张居正有这样的想法和举动,但这辈子不会,因为他的学生完全长成了他希望他长成的模样,并且能做得更好。
他是真心实意希望朱翊钧亲政,也是真心实意要辅佐他,扭转一个王朝滑向深渊的结局。
退一步讲,就算挽救不了大明王朝,他也想给自己留个善终,不至于死后清算。
张居正朗声道:“臣为内阁首辅,陛下亲政之后,自当全力辅佐,不负先帝所托。”
太后还是不甘心,他看着张居正:“你怎么就不懂我的苦心呢。”
身为亲娘,太后早就感受到了朱翊钧对大婚的事情并不那么上心,甚至有些抗拒,她想这或许是受了先帝的反面影响。
她想以亲政作为条件,让儿子先成家后立业,大婚甚至做了父亲之后,才算真正成人,有能力决策国家大事,到那时才能安心将祖宗基业交到他手中。
若依照张居正所说,年后就让他亲政,朱翊钧便没有了后顾之忧,更要将大婚之事一拖再拖。
那她这个皇太后何时才能抱上孙儿?
朱翊钧安静的立在一旁,不吭声。只见张居正跪了下来:“太后,陛下外出游历两年归来,定然是要励精图治,任贤革新,干出一番伟业。”
言下之意,你就不要总是给你儿子当绊脚石啦,赶紧回慈宁宫享福去吧。
既然张居正这么说,太后也不好坚持,她又看向自己儿子:“钧儿,你答应过母后,明年一定大婚,不许反悔。”
朱翊钧笑道:“我不会反悔,只怕母后反悔。”
得了他的承诺,太后这才眉开眼笑:“我巴不得年后就把皇后人选定下来,择吉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