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过年模式。
可这个时候,皇上突然宣布病愈复出(出巡回銮),第一日早朝,他比大臣还来得早,丝毫不给别人吵架的机会,一个一个拎出来问,今年的工作总结。
按照管理,各衙门的工作总结都是写好了直接呈给内阁,谁能想到,今日要当着皇上的面,亲自汇报工作。
勤勤恳恳干活儿的,倒是从容不迫,天天摸鱼划水的,东拉西扯,说不到终点。
朱翊钧一点不惯着他们,要求第二日朝会继续,若再如此敷衍,罚俸半年。
与此同时,在工作汇报抽查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大臣也获得了额外的赏赐,真真是赏罚分明。
下朝的时候,大臣们在乾清宫外的广场上交头接耳,这不对劲啊这,明明是他们联合起来想要教训一顿不听话的小皇帝,联名逼迫他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这怎么他们连个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反倒被小皇帝拿捏了。
朱翊钧不是跟他们开玩笑,早朝之后,他就到文华殿,讲官日常进讲,他耳朵里听的是《贞观政要》,眼睛里看的却是六部九卿今年做了哪些工作。
朝会上,大臣们但凡有个数字说错了,朱翊钧都能立即指正,大臣们这才心中大骇——小皇帝长大啦,不好忽悠呐。
为了保住文臣们一把年纪了,也只能跟着卷起来。
年终总结之后紧接着就是算账,内阁、司礼监、六部九卿全部宣入文华殿,谁花了多少银子,花在了哪里,一笔一笔算清楚。
那些账目不清不楚,企图蒙混过关的大臣又要失望了,朱翊钧此次出门,带回来许多人才,其中就有算学方面的,再加上之前那位帅嘉谟,数据做得明明白白,丝毫做不得假。
朱翊钧翻看账目,先把光禄寺光禄寺训了一顿,一年三十万两膳食开支,都进了谁的肚子?
光禄寺一笔一笔给他算账,宫中光是两位先帝留下的太妃,就有一二百人,再加上各宫太监、宫女,保守估计至少两万人,还要给内阁、翰林院等衙门的大臣管饭,三十万两都捉襟见肘。
换了以前,皇帝久居深宫,不清楚粮食价格,只能任凭他们忽悠。
但朱翊钧在外漂泊两年,每个地方粮食、蔬菜、肉类什么价他都清清楚楚,想忽悠他可没这么容易,当场就指出光禄寺的账本上,好几处疑点,并要求户部详查。
于是,光禄寺卿也被罚了奉。
工部明年的预算也超支了,原因是皇太后信奉佛法,想要在慈宁宫后面修一座佛堂,皇家佛堂自然要按照皇家规制修建,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