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想给他出个主意,要不开发成景点,收门票。
但这也就是想想罢了,现在全国人口总数才一亿左右,车马又慢,离开原籍还需要正当理由和官府公文,哪有那么多人出门旅游?
往回走的时候,朱翊钧发现,有好几拨人在门口徘徊。随便找了个人打听才知道,这些都是苏州当地的商人,也喜欢拙政园,只是徐少泉这个恶霸,常年与巡抚勾结,他看上的东西,别人不敢觊觎。
昨儿朱翊钧在永盛坊这么闹一场,拿到了拙政园的地契,他们都想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从他手中买走拙政园。
东西卖出去,那就是别人的,以后怎么样,那也只能由别人说了算。
朱翊钧没打算卖掉拙政园。
他回头打听起跟他闲聊这人的情况,得知对方姓方,家里世代从事丝绸生意,累积了上前织机,家中还有不外传的缂丝工艺,连宫里的皇太后也喜欢。
这话倒是不假,不但皇太后喜欢江南的缂丝、刺绣,先帝也喜欢,年年都在换新的式样。
近十年,方家借着开海的东风,出口自家的丝绸制品,闷声发大财,积攒了大量财富。
这位方圆外,有钱有闲又爱附庸风雅,尤其痴迷园林,自己也花钱造了几处院子,但与拙政园都没法比。
如今,江南一带经济越来越好,人口激增,城中再也找不出这么大这么好的一块地方,用来造园子。
要是能得到拙政园,多花些银子他也是愿意的。
回到府衙,朱翊钧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去宣太守石昆玉觐见。
他向石昆玉了解了方家近十年来的纳税情况,家中有多少田产,在当地声望如何,又派锦衣卫上街去打听。
得知方家是他们当地的纳税大户,从不向其他商人那样,贿赂官员,偷税漏税。
方家虽然在城外置了些田产,但佃租是最低的,若收成不好,还会主动替佃户免租。
锦衣卫回来说,方家的织工都是当地妇人,担心这些妇人家中没人照顾孩子,还开设学堂,让孩子们读书。
做过全面而详尽的调查之后,朱翊钧决定,由宿州府衙出面,将拙政园租给方家。前提是维护好园子原有的布局,不能随意改动。
方家不缺钱,租金也不便宜,但方圆外喜欢,千金难买心头好,当即支付了五年租金。
朱翊钧拿了银票,当晚决定跑路。
跑路之前,他还特意把海瑞叫来,特意叮嘱他,李涞和徐少泉的案子,其中涉及多少官员,涉案银两多少,有哪些受害者,务必查得明明白白,严格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