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不再追究此事。戚继光也没有将三位小妾接入府中,而是继续养在外面。并且将次子戚安国交给王夫人抚养。
然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不满五岁的孩子,竟是突然夭折。
王夫人为此难过了许多,又想到自己那几个夭折的孩子,更是心如死灰。
戚继光道:“我猜,夫人必定也是因为此事,所以离家。”
朱翊钧听完,却不知该不该安慰他,只低声道:“你还真是……活该。”
作者有话要说
书接上回,李太后到底对张太岳有没有那个意思。
我觉得吧,很难说。可能有,可能真没有。
李太后的政治手段相当高明(高拱进来听课):一边对张太岳说:“先生亲受先帝付托,有师保之责,与诸臣异。”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是先帝亲自托付给小皇帝的老师,和其他大臣不一样。
一边又拿张太岳威胁小万历:你不要调皮,被张先生知道了,看你怎么办。霍光的故事你晓得伐,皇帝他都敢废。
张太岳这边被她哄得团团转,给她写情诗(bushi),那边她就在万历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有小伙伴问这是正史还是野史。当然是正史啦,《白燕诗》是张居正写给李太后的贺寿诗,收录在《张太岳文集》。
第209章 戚继光沉浸在夫人……
戚继光沉浸在夫人离家出走的伤怀中,没听清朱翊钧说了什么:“陛下,你是说……”
朱翊钧冲他笑笑:“我说,这是你应得的。”
“……”
戚继光唉声叹气:“都怪谭子理。”
这话朱翊钧不爱听:“不怪谭纶。”
“是他给我出的馊主意。”
朱翊钧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是你自己想纳妾,生育子嗣,不过是借谭纶之口说出来罢了。”
“……”
事实的确如此,戚继光也无法反驳。
谭纶在总督府不停打喷嚏,向门客感慨,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应该早日致仕返乡,安享晚年才是。
说到底,这毕竟是臣子的家务事,朱翊钧并不想管这些闲事。他只是觉得,王夫人威猛、霸气、武艺了得、又通晓军机,若留在蓟镇,对于戚继光镇守边关而言,也是极大地助力。
可他又想到王夫人站在路边的背影,也未必是真的想要离开。
毕竟年少相识,这么多年夫妻,她其实,也盼着戚继光能去追她回来的吧。
朱翊钧看向戚继光,欲言又止,左右看了看,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