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后每个月总要把冯保叫去几次,询问他朱翊钧最近的情况,有没有好好读书,对于国政的了解和处理如何。
朱翊钧又问:“没说别的吗?”
“说了。”
“什么?”马上就到年底,朱翊钧又要过生日了,他心念一动,以为皇太后又要操心他的婚事,赶紧补充了一句,“要是我不爱听的,大伴就不要说了。”
冯保笑道:“与张阁老有关,不知陛下爱不爱听?”
“与张先生有关?”朱翊钧抬起头来,“母后说了什么?”
冯保回道:“太后让我给张阁老讲个故事。”
“讲故事?”朱翊钧有点摸不着头脑,“讲什么故事?”
“姚崇的故事。”
“姚崇?!”
姚崇,唐朝名臣,万岁通天元年,因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姚崇主持军务,条理清晰,得武则天赏识,从兵部郎中擢升兵部侍郎,又升兵部尚书,直至名列宰相。
神龙元年,姚崇与张柬之、桓彦范密谋神龙政变,逼迫武皇退位,拥立中宗,后又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贬谪。
直至玄宗即位,力排众议任命姚崇为宰相。姚崇提出这“为政先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寺庙宫殿止绝建造”、“礼接大臣”等十事要说,玄宗若答应,他才肯接受任命。
玄宗欣然答允,姚崇任中书令,革故鼎新,大力推行新政,兴利除弊,罢去冗职,选用贤才,抑制皇亲权势,辅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朱翊钧思忖道:“母后将张先生比作姚崇,是在肯定他的新政,也委婉表达了信任之意。”
冯保没说话,这确实是皇太后的一层意思,但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朱翊钧想了想又道:“开元四年,玄宗又罢去姚崇宰相之职。”
“母后是要提醒张先生,小事可以决断,大事却不可独断。她相信张先生的才能,却又害怕他如高拱那般专权。”
“因此,才让大伴去给张先生讲姚崇的故事。”
冯保请示道:“依陛下所见,要给张阁老讲这个故事吗?”
朱翊钧大笑着摆了摆手:“姚崇的故事还是张先生给我讲的呢,他怎么会不知道?”
“再说了,有什么大事,先生也从未隐瞒过我。”
“用人不疑,不用三天两头就去提醒人家做事要有分寸,这样反倒不好。”
“推行新政我们早已达成共识,该怎么做,张先生早有规划,我说过,我会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