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戚继光又道:“而且鸟铳需要点燃火绳,若遭遇雨雪大风天气,”
朱翊钧问:“有什么办法能改进一下吗?”
戚继光道:“兵仗局一直在尝试改造。”
“兵仗局是什么?”
朱翊钧知道兵仗局,也是游太监掌管,专门负责造刀、枪、剑、戟、盔、甲、弓、矢等兵器,也负责造宫中所用的铁器。
戚继光收了鸟铳,与朱翊钧边走边聊。又说起了戚继光那封《请兵破虏四事疏》,朝廷暂时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看起来戚继光似乎也并不着急,呆在神机营反而有些随遇而安。
朱翊钧说道:“戚将军放心,你的提议非常好,我觉得朝廷一定会支持的。”
戚继光笑着摇了摇头,为此他可没少去烦张居正:“我觉得呆在神机营也不错。”
“嗯!”朱翊钧点点头,“那些火器,确实很有趣。”
戚继光笑道:“我的父亲,曾经也是神机营副将。”
他的父亲在他十六岁那年就去世了,也是同一年,他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名副其实的少年将军,在登州卫时还没有戚家军,手底下一群老弱病残。
朱翊钧说:“戚将军,你不会放弃吧。”
“当然不会!”
冯保跟在后面,听他们聊天,心想:改装个火绳枪有什么难的,算了我给你们造一把新的吧,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革命性的引燃结构和联动装置,高射程、高精度,大威力。
“大伴!大伴!”
“嗯……啊,在的,殿下!”
朱翊钧奇怪的看着他:“你在发什么呆呀,戚将军要走啦。”
“好!”冯保回过神来,“戚将军这边请。”
“……”
冯保早就已经了解过,不光是神机营,其实大明各地的军队,单兵主要装备的火器都是这种鸟铳。为了保证坚固耐用,射击时不炸裂,枪管采用精铁制作。十斤粗铁才能炼出一斤精铁。
如果大规模更换,军费开支能掏空大明朝好几年的国库收入。
再说了,他要真画个图纸出来,以现在兵仗局的制造技术,未必能造得出,到时候说不得还有人来质问他,一个天天伺候皇太子的太监,怎么会知道这些,他要如何回答。
所以,最理想的办法还是先对火绳枪进行一些实用的小改动。
于是,他画了一张现有的火绳枪的图拿到朱翊钧的面前,说是要和他一起学习和讨论,实则是引导他,按自己的思路,去发现改进的方法,顺便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