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说:“后会有期。”
朱翊钧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我觉得,你应该学习胡总督。”
徐渭不解:“此话怎讲?”
朱翊钧笑道:“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不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徐渭应李春芳之聘,当了半年师爷,和李春芳性格不合,干不下去,自己跑回浙江。李春芳气疯了,威胁徐渭归复到他的门下。徐渭只得赶回京师,请旧友说情,才了结此事。徐渭还因为这件事,错过了当年的乡试,后来就再也没考过。
我猜,这个帮忙的旧友应该是和徐渭并称“越中十子”之一的诸大绶,也是状元出身,徐渭同乡,当时是翰林院编修。
有这么个故事,徐渭给李春芳当师爷期间,诸大绶请他吃饭,他半夜才到。诸大绶问他哪去了,徐渭说他在一个世子家里避雨,看到对方的文章,写得特别好,简直就是当代欧阳修。看着看着,忘了时间。
诸大绶就让徐渭去把文章取来,两个人熬夜看完了,一边看还一边讨论。
当年会试,诸大绶还向主考官推荐了此人。
这个人就是归有光,哥们儿六十岁才中进士。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又和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十分瞧不上王世贞,说他是“庸妄巨子”。
顺便提一句唐顺之,算是戚继光半个老师。戚继光横扫倭寇的鸳鸯阵,就是从他这儿来的。
又忍不住骂道长,各方各面能人辈出,一手好牌打稀烂。
第62章 朱翊钧准备离开的……
朱翊钧准备离开的时候,想着应该去向李春芳道个别,毕竟他到尚书府来串门这么多天,只有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遇见了李春芳。
下人告诉他老爷正在书房,朱翊钧便让他领路。
他们来到书房,李春芳正坐在书案后面写着什么,看到朱翊钧来,连忙站起身,迎到门边。
朱翊钧冲他笑得见牙不见眼:“李大人,你没有生我的气吧。”
李春芳一惊:“怎么会呢?殿下多虑了。”
一来他不敢,这可是嘉靖捧在手心里的宝贝,怎么调皮怎么闹皇上都不生他的气,李春芳就算生气,那也是敢怒不敢言。
况且,朱翊钧只是个五岁的小孩儿,李春芳五十好几了,哪儿能跟个孩子计较。
“那就好。”朱翊钧走到书案前,“你在写什么,我能看吗?”
李春芳笑道:“当然,殿下请随意。”
朱翊钧本以为他在做文章,把纸拿起来一看,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