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笑:“何必与他们计较那般多,百姓看不透这宫里的水有多深,只看的见这表面的繁华,说便说吧,我们又不疼。”
“可朕就是气不过!”
“没什么可气的,你若总是因为这种事情生气,那以后生气的地方可太多了。”柏轻音无奈地说。
“至于让那些弹劾我的文人闭嘴,这还不简单,我来搞定。”
柏轻音笑了笑,下午就写了一首诗,让人送出宫外,那群文人自诩才华过人,自诩国之栋梁,可柏轻音的诗句一出来,便将他们比的什么都不剩了,内容里讽刺了这些文人们不用心读书反而搞这些虚张声势。
这些“文人雅客”谁都明白这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瞬间都闭了嘴。
同时在朝堂上,柏轻音又点了几个作妖大臣姓名,被点名的都是定王党羽,这些人,柏轻音原本没打算这么早收拾的,但是既然定王这尾巴都不好好藏着掖着,她也不介意帮她砍掉。
一连砍了几个朝臣,不少人都战战兢兢。
柏轻音看着下面那群人,嘴角露出讽刺的笑容:“诸位大臣一心为国,本宫心里明白,本宫今日处置的只不过是一群蛀虫,他们拿着国家的饷银,干着鸡鸣狗盗的事情。
作为大臣,国之重器,理应为国为民,而不是在朝堂上搅弄风云,把这大魏的江山搅的鸡犬不宁。
日后谁若是敢再犯,那几位大臣就是极好的例子。
当然,本宫与皇帝也会以身作则。”
柏轻音一番表态让群臣闭了嘴,在民间的口碑也骤然转变。
反倒是赵月,之前做的事情也被抖落了出来,冒充皇后,挑唆君臣关系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一时间,赵月反倒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情况扭转打了赵月与定王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明明该是将定王与赵月一网打尽的局面,偏偏此时北方大旱。
从北边递来的折子让魏治洵烦闷忧愁,一连几日都与高深他们在御书房商议该如何缓解北方旱灾。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