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问到此事,就让我三两棉花八把*,给你细弹(谈)细弹(谈)。”听到宋支队长如此上道,任笑天连忙把高帽子给送了过去。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听你油腔滑调。给你三分钟时间,说完之后就要言归正传谈工作。”对任笑天插科打诨的功夫,宋支队长是早已领教过了。他也不给任笑天放肆的机会,不由分说的就打断了他的贫嘴。
“好,好,好,我这就言归正传。”能够逮到帮堂姐争取‘农转非’指标的机会,任笑天当然不敢马虎。要知道,治安支队就是‘农转非’的权力管理部门哩。
事情倒也不难叙述,一会儿就让宋鸣达听得清清楚楚。
从血缘上来说,任玉兰是任笑天的堂姐,虽然不是嫡系,但也没有出五服,而且还是一个庄子上的人。堂姐年青的时候,就是庄子里出了名的一支花。多少小伙子的追求,她都不动心,最后还是嫁给了下放在本村的知识青年阮栋翰。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到了知青回城的时候,任玉兰和女儿阮小娟也跟着一道回了城。只是由于户口性质的原因,日子一直是过得很艰辛。没有计划供应的食品,就只好买议价商品。
为了生活的困窘,任玉兰在街头上摆了一个卖豆腐脑的小摊子。虽然收入不算多,也能贴补家用。日子就这么慢慢的过了下来,倒也没有什么大的难关。
只是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到了面前。那就是没有申报户口的小娟,成了黑人黑户。小的时候不要紧,大了以后就成了问题。这件事,当然也就成了阮家夫妇最为焦心的头等大事。
本来,公安机关对‘农转非’的解决,也针对僧多粥少的现状,制定了明确的政策。那就是按照结婚年龄长短,来确定获得指标的先后次序。阮小娟已经了十五岁,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政策来执行,那是根本不要多操一点心,问题是世间哪有这么多的如果哩!
“任玉兰也是任家庄的人?”听到季胜利被打了一个巴掌以后,宋鸣达重新问起了堂姐的家乡。得到任笑天的肯定答复之后,宋鸣达露出了一副原来如此的笑容。
难怪宋鸣达会这样发笑,任家庄可不是一般的庄子,那可是从隋唐年代传承下来的庄子。那个庄子,从历史到现代,都有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一直到如今,老百姓还在私下里传说着一些被某些人视为是禁忌的事情。
由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传承,庄子上的老百姓都很自重,基本不会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自跌身价。这也就是季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