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根据三国志中的内容予以补充,以此将张辽在这一战中的神勇完全表现出来。
“这……”
“张辽这么猛?”
“之前的张辽也不显眼啊。”
“孙权的这一战,完全让张辽成为了当世神将!”
仅此一战,张辽就是三国之中最为顶尖的武将,一下子变得极为耀眼,即便是讨厌曹魏势力的人,面对张辽这种实打实的战绩,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对于孙权这个统帅,就让人想说的太多了。
“东吴这一场算得上是耻辱性的大败……”
“碧眼紫髯的小儿。”
“这一战,但凡孙权没有亲征,也就赢了。”
在合肥之战后,还有一场濡须口战役,这一次是曹操带来了大军,和孙权摆开阵势的打了一场,在这一战中,东吴损兵折将,周泰在战乱中,两次救了孙权的命。
陈武战死,凌统的精锐全灭。
孙权向着曹操求和,年纳岁供。
“武将若能带兵十万,是一个极为荣耀的事情,唯有孙权带兵十万,成为了一件耻辱的事情。”
“若是孙坚尚在,若是周瑜尚在……”
“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我感觉这是说孙权只配当他儿子。”
正阳府这边的气氛十分欢快,关公单刀赴会,尽显英雄本色,而东吴面对张辽打出来的合肥之战,也给人添了不少的乐子。
正阳府,高灵仙的居所。
高灵仙手中捧着书卷,梨涡浅浅,显然是东林周刊中的故事都逗乐了。
“诸葛亮算尽了一切,但是他没算到孙权这么差。”
将东林周刊看完之后,高灵仙轻叹一声,眉梢带着一些忧色,说道:“东吴目光短浅,喜欢算计,又对着曹操求和,今后少不了要对刘备进行算计。”
刘备方面的大战略在隆中对中已经确定,就是“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现在诸葛亮等人主动的结好孙权,孙权却和曹魏求和了。
这是诸葛亮都意想不到的失误。
毕竟孙权太过出人意表。
陈岳讶异的看向高灵仙,没想到她这般敏锐,在这故事中,首先就想到了刘备方面的处境。
不过作为“作者”,陈岳不会和高灵仙进行剧情上的探讨,三国的一切已经既定,陈岳不可能因为任何人而改写剧情。
“你上一次对我说,想要让我书写小说,我想想还是算了。”
高灵仙又说道:“写作之事,会不经意的涉及我的一些私事,我怕被人看出端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