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山一事,陈岳完全是将他的脸面给踩在了地上,近身欺诈,作诗辱骂,而这一切还让罗浮在当场没有看到,直到事后陈岳跑了,罗浮才后知后觉,给这世间平添了许多笑话。
甚至于在太初山上,许钦遭到了陈岳的算计,被陈岳用污言黑了,而罗浮对此没什么计策,他们每一次驱除许钦体内的黑色文气,这黑色文气都会在短时间内成长出来……特别是在离开了太初山后,【许钦日记】也在天京城这边传开,各种关于许钦和罗叔叔的段子,让这种黑文气侵袭许钦的速度越来越快。
“小说家是根植在人心上的。”
罗浮翻阅着三国演义,心中暗道:只要找到赤壁之战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将其公之于众,就能够破一破三国的热度。
而后罗浮开始翻阅三国演义,就三国演义前后逐字分析,详细的解析三国中双方的战斗力,以及赤壁之战的起因,在这一轮分析过后,罗浮发现,这是荆州势力投降的太快,让曹操兵马和雄心膨胀了,他压在长江,兴许多半是为了恐吓东吴,让其投降。
以此来分析曹操的兵马,又感觉诸葛亮的那一句“曹操收袁绍,刘表乌合之众,虽有百万,不足惧之。”可谓真理。
“唉!”
翻过了三国演义之后,罗浮一拍桌子,他看水浒传的时候,里面评价智多星吴用,写道“谋略敢欺诸葛亮”,但是在看过赤壁之战诸葛亮的表演之后,罗浮感觉这“敢欺”两个字,并不是形容吴用的智谋,而是在形容吴用的胆子。
“我不会是周瑜碰到诸葛亮了吧。”
罗浮想到自己作为鬼才,却接连在陈岳手中吃瘪,而陈岳抱着多条大腿,眼看势头要成了。
三国演义之后,还附录了一篇“桓候”。
罗浮扫过之后,看书写的是张飞死后被封为桓候,被人尊崇,并且给一个姓彭的人交换骏马之事,里面描绘之桓候,和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又有不同,不过照着张飞的名字,罗浮还是多读了两遍。
读过之后,感觉就是稀松平常的故事,只是因为能力体系的截然不同,导致这种故事从未出现过。
“给张飞写一个这种故事,有什么作用呢?”
罗浮看着桓候故事:“莫非是增强张飞的实力?”
云岩县,高家。
高宁候正坐在家中,同家中之人商议云岩县城之事。
“张英跑了也就跑了,他在天京城也没什么势力,而我们背靠的是袁家。”
高宁候对着家人交代,说道:“只要袁家在,云岩县的天就翻不过来,而我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