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我弟做的都比那个好吃。人家店里都能坐满人呢,凭啥我就不行?”
楚妈想了想,觉得也对。自家老三也是有点儿手艺的,毕竟跟食堂工作这么多年,也学会了些东西。但是又担心,这年头虽然开放了,可对于做生意这一块仍旧十分抵触。
鬼知道什么时候有可能又要打击呢?回头扣个帽子,怕是人都没了。
“国家现在都鼓励个体户做生意呢,”村里比较保守,信息来源量也不多,大多数都更愿意埋头苦干。毕竟谁都有可能骗人,但土地不会骗人。
“以前咱家没钱,我就没啥想法,如今咱家有钱了,我就寻思着跟镇上或者市里,买个铺面,买包子。咱家种的米面蔬菜啥的,直接卖给我,多好。”楚飞扬跟市里转了一圈,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做炒菜不是不行,但这个年头能做炒菜的店都得是大店,对堂食要求比较多。买包子就不一样了,弄个小铺面就足够。顶多放一两张桌子,提供个免费汤水,就会有客人来。
等到90年代,那就更不得了了,个体户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的。
有句话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从90年代开始的。
华国经济开始腾飞,捡破烂的都能赚大钱,又赶上下岗大潮,就连很多大学老师都琢磨着下海经商呢。
“等你爹回来合计合计。”楚妈有点儿动心,她又不是顽固的农村老妇女,偶尔去镇上赶集,能看到不少人都开始做生意了。
就连村里种菜的也会挑着菜去镇上卖,比卖给供销社赚得多。
“而且现在去市里,买房就能落户口,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把咱家几个小子丫头户口都落市里去,跟市里读书,不比跟村里读书强?”楚飞扬知道老人家最想要什么,于是开始忽悠,“横不能家里一代代的都种地吧?读了书做个官儿不行吗?”
楚妈更是动心了。
现在小学毕业都能当个村官,镇上好多招工坐办公室的也都要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
但是村里小学也教不出来什么名堂,就跟看孩子似的。若是能去市里读个学校,以后跟市里找个办公室工作,那该多好?
“等你爹你哥他们回来,商量商量。”一万块钱呢,楚妈可做不了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