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老城区衰败的厉害,这里曾经是城市的中心,现在却已经被人遗忘。
除了路边一溜儿矮平房超市,就是里面那些破旧掉色的旧建筑。
曾经这里是这座城市的焦点和最繁荣的地方,一溜大瓦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光鲜的建筑,然而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里却成为摩天大厦和各种特色建筑之中的斑秃,甚至那些手眼通天的黑心房地产商都不打这里的主意,因为已经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楚云的车子小心翼翼擦过路人的肩膀,路面窄的惊人,并且沿途不断有小贩把摊位凸出来侵占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空间,但那些身躯庞大的公交车却出入自如还保持很快的速度,让楚云叹为观止。
并且这种大公交车的司机,大都是十**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有的还一边玩手机一边上微信一边开着钢铁怪兽在人群中蝴蝶穿花……
楚云问了好几次路,才找到了昔日的化肥厂家属院。
这种国有体制的住宅结构,在大城市很多地方都有痕迹。
毫无疑问能赶上福利分房的那一代人是幸福的,或者说只有那一代人的生活没有被房价阴影所覆盖。
“请问奶奶,这是化工厂家属院?不不,是化肥厂……”楚云拿着电子地图,却无法跟眼前的实景对照起来。
电子地图毕竟是远景,而这种犄角旮旯的地方往往有各种障碍物阻挠定位。
“啊?你说啥?”门口卖报纸的老太太吃力的睁开眼。
“啊……这个……”楚云不得不改用当地重新说了一遍。
对老一辈人而言,楚云那发声保准的普通话,反而跟自己经常接触的生活不是一个语言频道。
“噢,这里就是啊……”当老太太抬起头来的时候,楚云早已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
这是老式的单元鸽子楼,都是80-90平方的小户型,厨房一律朝外伸出油烟机管道,还有歪歪斜斜挂在窗外的空调外挂机,一股子nongnong市井气息流露的是那样自然真实,楚云不由得心生遐想:有生之年若是能了却事端,选择过这样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不也挺好?
骑着电瓶车,车头小框还带着几根胡萝卜白菜的大叔,骑自行车带孩子的妇女,还有绿茵中闲聊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