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也没下滑,对此他已经很惊讶了,更让他惊讶的是邓畅这几年似乎还在越变越强,这简直违背了人类的自然生长规律。
花滑男单选手会在22岁左右进入巅峰期的尾声,随后状态下滑,虽然职业生涯可以拖长到28甚至30岁,但那个时候的竞技水平很难和年轻人相比。
更不要说邓畅有1米8多点的身高,在运动员里属于大个子,按理说应该更像一朵灿烂却快速衰败的花,不过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把运动生涯延长再延长。
25岁的邓畅熟练掌握着目前人类能掌握的所有难度动作,因为稳定性被黑粉称为“跳跃机器”,意思是除了动作难度一无是处。
但实际上只要稍微看过邓畅的节目,就知道他的艺术表现力非常牛x。
虽然是四年一度的冬奥会,但是现在路西心态放得很平,毕竟是有金牌的人了。
邓畅虽然还没有金牌,但他已经是第三届冬奥会,所以同样心态非常平稳。
路西今年的短节目是一首国风曲目,《高山流水》,这是他一个很新的尝试。
古琴加入了一些变奏,让它更加适合花滑的节奏,路西一身雪白的短褂,甚至破格地采用了略微有些宽的袖口,拼着风阻力稍微大一点,也要营造出古人那种飘飘若仙的意境。
更加成熟的技术与艺术表现力都凝聚在这支舞里,静时如谪仙般清冷,动时如文人墨客如痴似狂,路西甚至融入了一些中国舞,而非花滑技术动作,或是常用的芭蕾舞的技巧,比如翻身跳,这样的跳跃不会为他拿到加分,但可以让节目更加的完整。
在奥运会前他花费了三个多月时间,专门练习中国舞。
这支《高山流水》也得到了完全对得起路西付出的分数,路西打破世界纪录,名列第一。
短节目过后,路西和邓畅一如既往的分列第一、第二位,第三位的浅野昴紧随着他们两个,三个人的分差不到两分,几乎是在同一起点上开始自由滑的比赛。
一直以来邓畅的短节目发挥都优于自由滑,这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特质,因为短节目先比,自由滑后比,这就意味着邓畅经历过无数次被逆转,对运动员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