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
“只是感觉不对,前天我去师傅家拜访,师傅正好帮一个老板鉴定永乐梅瓶,最终鉴定结果为高仿,几乎是以假乱真,那个永乐梅瓶是老底接新瓷,几十年前的造假手段,我当时在场,听了后,觉得那个老板应该是被人做局了。” 石素素说起前天的事。
“花了多少钱买的。” 谢成州顺口问道。
“花了三百万,做过碳十四,确定年代后,那个老板才买下来的。” 石素素说道。
“那个老板报案没。” 谢成州关心的问起,一般来说,如果交易上不明确表示年代,还真不能确定是否是诈骗。
“不知道,那个老板知道鉴定结果后,就离开了,我觉得那个老板想自己把那个人找出来,作为有头有脸的生意人,他不想把这件事情弄得沸沸扬扬的,又咽不下这口气。” 石素素猜测的说道。
“估计没报案,这种事,对做生意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影响的。” 谢成州同意石素素的猜想,对这类人的想法深有体会。
“然后就是今天遇上的事,李菲芸有个同学,喜欢古玩,准备去掏老宅,李菲芸知道我也喜欢,就把我带去了。” 石素素说起今天的事。
“李菲芸,是你上次说的那个朋友吧,宏胜集团李家最小的女儿。” 谢成州想起拍卖酒会,这丫头和她朋友闲聊时提起过。
“对,就是她,上午我们过去后,我就发现卖家准备卖的瓷器,其中有一个清乾隆梅瓶和那个老板带去鉴定的永乐梅瓶相差无几,除了底足和花色不一样,造假手段如出一辙,李菲芸同学当场就看中那个梅瓶,想买下来,我找了个借口阻止了。” 石素素说起上午的经历。
“卖家要多少钱。” 谢成州问起,就算这件事和周队调查的造假团伙无关,如果情况属实,这应该是一起数额特别巨大的诈骗案。
“两百万,李菲芸的同学有些意动,想当场购买,我觉得这个卖家和那个老板遇上的卖家应该有关联,所以,没有挑明,只拖延了一下时间,最终,李菲芸的同学付了两万订金,准备请鉴定专家后天去看看。” 石素素直接说道。
“后天,所以,后天你没办法回东海了吧。” 谢成州想起石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