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那就麻烦唐老了。” 石素素对谢成州示意一眼,她是傅老的徒弟,对唐老肯定要尊敬,因为,听傅老说起过,唐老是东海的瓷器鉴定大拿,而且更为年长。
谢成州看到后,把箱子打开,然后,把青釉梅瓶放到桌面上,看到唐老开始鉴定后,又把砚台递给自己父亲。
“宋代官窑瓷器素面朝天,没有华美的雕饰,也没有艳彩涂绘,整个釉面素雅,器型朴实端庄,釉色以青为主,谢总,你看这些片纹,自然泛金,浓淡不一,釉质丰厚,抚如琼玉。” 唐老仔细鉴定,赞叹起来。
开始的时候,他有些怀疑,现在沉浸其中,宋之官窑,举世稀珍,在南北两故宫中,也是不可多得之物,今天亲眼所见,的确是官窑的上品,价值比较高。
“唐老,确定是真品,北宋还是南宋。” 谢启临在视频看到的时候,就有些怀疑,听到唐老这么说后,看了一眼石素素,眼底泛起惊讶。
“鉴别官窑瓷器,要从胎釉入手,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所以,釉面的玻璃质感比汝窑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还有粉青,翠青和月白,釉面上有稀疏的开片,这就是官窑窑口所独有的。” 唐老解释了一下。
“所以,这个梅瓶是北宋官窑。” 谢启临听到这里,明白过来。
“对,南宋官窑的胎骨,因为迁移,加入了特有的紫金土,胎质虽然比较细密,但是比北宋官窑要差些,里面杂质较多,紫金土内含铁成分高,烧造温度不同,所以,胎骨的色相比较深,南宋官窑多为黑胎,凡垫饼烧圈足露胎的,一般都可看到紫口铁足的现象。” 唐老对比了一下两宋官窑的区别,告知谢启临。
“明清那些仿品呢。” 谢启临想到什么后问起。
“明清代的仿品,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有深色胎,也是涂色所致,施釉薄而透亮,开片过于规正,不像这个,开片自然,不愧享负盛名,可谓上品重器。” 唐老很想收藏啊,不过,价格太高了,看向石素素的目光,带上欣赏,名师出高徒。
“这个宋代官窑青釉梅瓶的价格呢。” 谢启临看到唐老的表情,知道是真品无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