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回到北京后的生活自己竟然花了挺长时间才适应过来,或许就像别人说的,“由奢入俭难”。
在内蒙那一个多月过得有多快乐,回到北京后就会有多强烈的反差感。
周安吉很想让自己忙起来,忙到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去回味那段日子才好。
可他没办法不去想,每天与苏和额乐通电话时,一听到他的声音就忍不住去想。
空旷的、悠远的、带着很厚重的深沉,来自草原的回声。
周安吉的心如同一幅斑白的画,被苏和额乐和他的草原在画布最中心的位置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他干脆放弃了挣扎,选择另一种自暴自弃的方式——
他把所有从内蒙古带回来的东西都摆在了最显眼的地方,这反而让他觉得,自己似乎离那个世界不远,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还不太远。
包括离苏和额乐也一样。
周安吉很聪明地、也很努力地在北京给自己营造了一种苏和额乐还在身边的假象。
平日里除了一些不允许他分神的重要时刻,周安吉都习惯性地带着耳机。
耳机的那头连着草原上的苏和额乐。
白天的时候他们很默契地不会说话去打扰对方,周安吉忙学业,苏和额乐忙着放羊,偶尔信号不好的时候还会断联。
因此当苏和额乐衔着一根草芽仰躺在草原上时,头顶是蔚蓝天空,身边是白花花的羊群,耳边传来的却是大学图书馆里的播报、听到食堂的嘈杂、听到熟悉的上课铃响……
在大学里的周安吉也一样,当他每天都会走过的一条青苔丛生的石板路渐渐开始被金黄的银杏树叶覆盖时,耳机里的声音从马蹄声、羊叫声变成了矿车驶过后留下的轰鸣。
有时周安吉的申请材料弄到半夜,苏和额乐也在视频那头陪着。
还是和在蒙古包里一样,周安吉学累了的时候,抬起头就能看见认真敲电脑或者翻书的阿乐,只不过是被框在一个小小的屏幕里。
一切都好像没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