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谷城后,赶往会合,于崇祯十四年正月攻陷洛阳,杀死皇叔福王朱常洵;
二月,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
杨嗣昌听说洛阳、襄阳陷落、二王被杀的消息,于三月忧惧而死。
朱由检对杨嗣昌之死感到惋惜,并未追究其责任,反而杀了被认为配合杨嗣昌不力的原任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
接着,朱由检以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为督师,继续围剿李自成、张献忠。】
【此时的局面虽然混乱,但基本还是可控的。
直到崇祯十四年,内外局势急转直下,明朝加速滑向崩溃的边缘。
河南地区自崇祯以来“竟无乐岁,旱蝗相继,灾异频仍”,崇祯十二年以后趋向严重,崇祯十四年更是发生“大饥疫”,到六月“死者无算”。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饥民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使其不断壮大,开始被称为“闯王”,牛金星、宋献策等知识分子也投奔李自成。
之后李自成这边是节节胜利,明朝这边是节节败退。】
【对外,对清的战局也在恶化。
皇太极为了入关,连年侵扰松山、锦州等辽西堡垒。
崇祯十三年七月,洪承畴率五万人从宁远驰援祖大寿驻守的锦州,与清军激战后败退。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又屡次出关救援,打退了清军的进攻,但锦州仍然在清军的包围之中。
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洪承畴率大军前往松山、锦州一带决战,歼灭包围锦州的清军,但洪承畴主张持重,反对急速进兵。】
【我不是很懂军事,所以不知道哪个人的决定更正确。
不过历史上朱由检本来倾向洪承畴的建议,但陈新甲坚持己见,
再加上从宁远回来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也报告清军粮饷不继,每天骑兵只吃两餐,步兵只吃一餐,
陈新甲便加紧怂恿朱由检催促洪承畴出兵,朱由检同意。
最后的结果便是崇祯十五年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