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朱翊钧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万历十七年, 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至于贪财一事,朱翊钧他在亲政以后, 查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产, 就让太监张诚全部搬入宫中, 归自己支配。
为了掠夺钱财,他还派出宦官担任矿监税使, 四处搜括民财。】
【说实话,在这点上,他真的跟他的爷爷朱厚熜是一样样的。
不过他爷爷是斗赢了官员然后不上朝的,他是斗输了。
万历二十五年, 右副都御史谢杰还对皇帝抱有希望, 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
“陛下孝顺父母、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约开支、听取意见、亲人和贤人, 都不能够像当初一样。”
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内阁的廷臣甚至都不知皇帝长相如何,
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然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万历四十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
“中央机构空虚,各种事务荒废,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次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说明这皇帝也不是自闭到不能见人。
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离谱到让人难以置信。
这就是明朝的皇帝,真的让人窒息了。】
朱翊钧却是十分不以为然。
他是皇帝,想要上朝就上朝,不想上朝就不上朝。
他没办法决定谁当太子,难道还没办法决定自己上不上朝吗?
就因为这个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