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例有的恩赐,他都不敢直接向朱厚熜请求,而是要通过行贿内阁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来求得。
皇子当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很难得了。】
【朱载坖的长子诞生时,世宗对于他在杜氏丧期生子很不高兴,后来看了朱元璋御制《孝慈录》序中宽贷此举才有所释然;
又拒绝礼部提出的告庙、颁诏、受贺的建议,因为这是“太孙之礼”,等于是向外界传递立朱载坖为储君的信号。
此后,朱载坖生儿子都尽量避免上报世宗,比如第三子朱翊钧诞生后就不取名字,而且不敢在满月时请行皇子皇女幼年时都会行的剪发礼。】
【自朱载壡死后,因为朱厚熜始终不愿意立储,并将朱载坖和朱载圳二王等量齐观,
大臣们站不了位,说白了就很被动。
所以大臣们一直希望朱厚熜表示出来一个明确的态度,看看到底是哪个皇子会继承皇位。
朝臣为了确保自己的政治利益,逐渐分化为徐阶为首的拥裕派也就是拥护朱载坖的一派和严嵩为首的拥景派也就是拥护朱载圳的一派。
后来虽然严嵩倒台了,但是朱载坖的太子之位还是不很稳当。
直到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朱载圳病死,朱载坖成为世宗的独子,这才确保了他事实上的储君地位。】
【这样的经历,让朱载坖不得不过着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生活。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所以他登基之后才会做出许多纵情声色挥霍无度的事情吧。
憋狠了的人一旦找到了一个出口,通常都会有一个发泄。
我们俗称这种行为是“小人得志”。】
众老祖宗们:【……】
虽然这个词听起来和皇帝搭不上边,但是不得不说,听起来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在朱厚熜驾崩后,朱载坖于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举行登基大典,
即皇帝位于皇极殿,宣布改元隆庆。
随后他给儿子赐名翊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