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更何况,日本又不是什么资源大国,跟他们建交,在这个时候是对日本有好处,
但是对大明却没什么明显的益处的。
当然了,我也承认我这个话肯定是有偏见在的哈。
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很少对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意见的。】
【不过朱瞻基的诚意虽然没有打动足利义持,但是打动了他的继承者足利义教,
足利义教对恢复关系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宣德七年二月,朱瞻基派宦官柴山携带一份给足利义教的诏书去琉球,建议恢复关系和增加批准的贸易量。
诏书是通过琉球王的斡旋而转到日本的,足利义教对所提的内容感到欣慰,
在九月派了一名具有中国血统的僧人龙室道渊带领一个使团于宣德八年六月抵达北京,同时随带马匹、甲胄、刀剑和其他土产等贡品。
七月,朱瞻基回派一个使团护送日本使团回国,明朝使团在日本受到热烈的接待。】
【这些互相往来的活动恢复了中日之间的官方关系,其间关系虽然偶尔发生破裂,但是一直维持到了嘉靖二十八年,也就是一百年以后。
原因是双方各为自己的利益打算。
日本的将军及其继承者愿意合作,是因为日本人热衷于在新的和更有利的制度下进行贸易,并且获得了厚利。
明廷希望在镇压倭寇方面取得日本将军的帮助。
明廷认为,他们未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对方对他们慷慨大方的反应采取了半心半意的态度,但实际上将军对海盗的控制程度是很小的。】
【简单说就是,跟日本的交往其实没给大明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好处,
甚至让他们帮忙管管横行的倭寇那边的给不到实处的,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好处还都是日本人在那边得了,大明就跟个冤大头似的。
这种倒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对人家好,总要人家承情才是。
日本嘛……】
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