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法名福吉祥。
而郑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可以说是身兼两教。
这也为后来航海的人选选中了郑和打下了基础。】
【而关于朱棣决定命人下西洋的原因有着这么几种说法,
第一种原因是和朱允炆有关的。
之前我说过了,朱允炆最后的结果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盖棺定论。
在明代,顾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语,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郑晓、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怀疑。
此后有许多学者都采取了这种说法,甚至在清代官修《明史》之《郑和传》 与《胡濙传》均收录了这种说法。】
朱元璋怒视朱棣:“就不能给你侄子一点生路啊?”
朱棣:“……”
他冤枉啊!这个时候他还没干这个事呢好吧?
……
虽然但是,他也并不觉得自己真的遇到这事之后会心慈手软就是了。
【第二种说法,便是宣扬威德说。
其一,认为下西洋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并认为所谓 “耀兵异域”的说法应该有所修正。
其二,认为这从根本上出于朱棣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其三,认为下西洋并非出于“夸多斗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扬德化。】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下西洋这件事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选择带队人选的时候,那也必然是慎之又慎的。
其中,郑和具备军事才能,并且得到朱棣的信任;
当时的郑和也是正当壮年,身材魁伟,朱棣曾询问袁忠彻以郑和率军出使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合适;
最后就是我刚说的,郑和兼涉佛教和□□教的宗教背景,也被认为有利于其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