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哪怕是改朝换代之后,也没有对北京做什么变动,基本上全盘继承了下来。
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杰作。
北京新都城的建筑物在“规制”上遵循南京,是汉族政权的文化延续,
除此之外,从拱卫京师的塞上长城,到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贯穿、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北京在整体风貌上与因势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区别。】
【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
到永乐十三年的时候,因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
明朝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由陈瑄负责,驻节淮安。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期,成为明代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朱元璋神色复杂的看着朱棣。
对这个儿子,他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不过从某种方面来说,朱棣确实是最像他的一个皇帝了。
【虽然自己是因为削藩这件事情上位的,但是朱棣也觉得,藩王的权势过大并没有什么好事。
就跟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怕自己手下的武将也这么干一样,朱棣是藩王造反起家,他也怕其他藩王们会继续自己这个路子,也这么起家。
所以虽然朱棣即位伊始,恢复了诸王的王爵,还对他们大加封赏,
如赐谷王朱橞钞十万锭、赐周王朱橚钞八万锭、赐齐王朱榑二万锭、赐辽王朱植钞二万锭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朱棣也严密注视着藩王的动向,进一步便着手削藩。】
【这个时候朱棣也要感谢一下自己的好侄儿朱允炆了,有他珠玉在前,朱棣自然知道,太过激进的削藩手段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后患无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