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
但是这种担心在听到朱允炆急着削藩的操作时他就松了半口气,现在是把整口气都松下来了。
身为儿子他还是比较了解爹的, 朱元璋控制性这么强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大明一直好下去。
至于是什么形式上位的, 从他那么欣赏李世民就能看出端倪——重要, 却又不那么重要。
只要他干得好,那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的。
想到这里, 朱棣的腰背都挺直了不少。
接下来天幕夸他的话肯定会更多,赶紧来吧!
朱棣挺胸抬头。
他已经做好了如狂风暴雨般的夸赞的准备了!
……
虽然可能也会和父皇一样,被说出一些缺点吧。
朱棣对自己的认知还是有的,他就算是有些能力, 可是也绝对比不上自己的父皇。
否则的话他还用得着像天幕说的那样, 听父皇的,眼睁睁看着皇位落到朱允炆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东西身上吗?
早就跟唐太宗李世民一样, 起身篡位了,哪还用的着等削藩之后才反呢。
【靖难开始的时候, 朱棣尚且不占兵力上的优势。
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
而这个时候,朱允炆手下除了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
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连朝鲜国王李芳远都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朱棣。
——哦,朝鲜就是之前的高丽。
在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在松京寿昌宫即位,
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称高丽王昏聩,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明太祖朱元璋不予批准。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和“和宁”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