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唐朝的文学作品, 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都是熠熠生辉的。
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盛唐最出名的诗人都在这里。
但是在这些诗人中大部分的诗人都有着同样的困境:怀才不遇。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隐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
这些在盛唐诗坛上响当当的人物, 几乎都哀嚎过几声怀才不遇。
就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概率未免也太高了些。
尤其是孟浩然, 还写过不少给张九龄的自荐诗。】
说到这里,陈曦便顺便背了一下这个义务教育阶段必备的诗:【这首诗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是这样的: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同样类似的诗句, 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基本上都写过。】
【好诗啊!】嬴稷一拍大腿, 【胸怀壮阔,气势磅礴。
不过这文章写得好, 和治国之事,也并非是一码事吧?】
【是的,其实像高适,他前期虽然怀才不遇, 但是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唐朝的诗人之中, 他算是职位最高的了,最终的职位是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 封渤海侯,谥号“忠”。
虽然如此, 但是高适的本事其实比较一般,也就是赶上了安史之乱的时候,运气比较好。
不过一个人到底适不适合做官,大部分时候还是要看看他上任之后的表现。
还是拿高适举例,他也并不是没有本事,只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而已。】
高适:……
我真是谢谢你了,这话还不如不说。
本来他日后能够封侯拜将,现在可能会大打折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