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走壁,肃穆端庄。
迎面是大堂,木制构件上刻有虎兽彩绘,威风凛凛。大堂中间悬挂“应平县正堂”金字大匾。再往前走依次是迎客厅、二堂、三堂。左右两边分设平间,是衙役所居之处,
县衙后方修建庭院,假山流水,曲径通幽。中间挖空做了一方池塘,不知名的鱼儿游离其间。旁边建有一亭子,上书“望月亭”。陆久安正坐在亭子里,查看往期的公文档案。
亭子里时不时响起陆久安的惊叹声。
“这上一任县令倒是个会享受的,穷成这样,还能把后花园打扮得这么雅致。”
“应平县这么大?相当于一个县级市了。想不到啊,我一开始以为就一个犄角旮旯呢。”
“这么大的地,人口这么少,不对啊,好歹8万多公顷的县,人口还不到2万?”
“每年征收的赋税,简直没眼看。”
“哦,偷盗命案倒不少。”
总结下来就一个字:烂!
陆起正端着果盘入内,闻言不解;“人口少不好吗?大人管理起来方便。”
陆久安把手里册子往桌上一抛,拈起一把果子:“唔,味道不错,应平县啥都不多,就是水果多。你说的人口嘛,这就是另外一门学问了,人口少起止是不好啊。人口少,劳动力就低下,工农商产业发展不起来,经济就拉动不起来。经济低下,谁愿意往你这儿来?要是遇到个什么大事,修建个什么大工程,根本拉不到人。”
陆起平时跟着陆久安学习四书五经,也是习得一些知识的,但是对于这些东西却是一窍不通,如此被陆久安简单明了的解释一番,倒是明白了个大概。
然而陆久安不明白。
这一路行来,所见水土气候风俗景观,和他那个时代川蜀云贵地区非常相似,川蜀一带一直物产丰饶,按理来讲不该民生凋敝,食不果腹,乃至征赋艰难,成为朝廷头痛所在。
陆久安吩咐属下:“去把主簿叫过来,我要问他一点事。”
转头又吩咐陆起:“把我带来的白牡丹,拿一罐来。”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