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边原本坐着五人,此时都站了起来,对大家微笑挥手。陈豫琴一一说明:「这位是诚报地方中心中部组高昌竣组长;这位是文教组吴諮晨组长;再来是地方中心嘉义县特派员,温瀅芝特派;接下来是医药组的王智雍召集人。最后呢,」她顿了一顿,「是财经组的何蓓如组长。」
钟月看向何蓓如,她年龄大概在三十五至四十岁之间,皮肤白皙,下頦微方,眼神透着一股戾气;她身材高䠷,着素色上衣和贴身牛仔裤,马尾挽在脑后,装扮相当简单俐落。
她的「导师」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好相处呢,钟月不禁微微打了个哆嗦。
话说回来,这也可说是她第一次与「网友」见面。
大概是是希望在年轻学子面前做好亲和的企业形象;课程一开始,就是诚报总编辑翁嘉恆亲自到场勉励。
「诚报之所以叫做诚报,就是因为我们创报四十年以来,一直是以诚实报导、针砭时事为宗旨,希望能够对社会、环境发挥善的影响力。」翁嘉恆说着,「而诚报带给实习记者的,都是非常扎实的训练。除了今天的课程之外,我们也会在寒暑假,提供你们随着线上记者跑新闻的实战机会,若你们以后有意投入这一行,这将是非常难得的宝贵经验。」他微微一笑,「这甚至可能比你们的课业还重要喔!」
台下响起窸窣的笑声。钟月心中正大感认同,身边却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哈,那倒未必!」
她偏头一看,是个留着短发的娇小女生。
钟月噗哧一笑。那女生听见了,回头微微一笑,低声说道:「本来就是啊,这里又不是每个人毕业都要当记者。」
「是没错啦,见仁见智。」钟月也压低了声音,刚好瞄到她识别证上的姓名写着「纪斐茵」。
上午的课程相当有趣。前两堂分别是由两名诚报的资深记者来为他们上课;第三堂课是分组讨论时间,每位导师和各自指导的实习生围成一圈。他们同时请来一批「学长姊」──先前也曾为诚报实习生,后来正式进诚报工作的年轻记者──加入小组一起交流,传承经验。
钟月环视着和她坐在同一圈的组员:除了何蓓如外,还有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四位实习生,以及两位「学长」。实习生其中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