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世上再无人当得起‘皎如玉树临风前’3这一句。”
明远微微一笑,将手中刚刚买的鲜花递到苏轼手中,请苏轼也簪上。
苏轼望着明远手中的花,笑道:“远之是潇洒美少年,某却是‘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4。”
明远笑道:“哪有此事?”
他亲手将一串茉莉簪于苏轼鬓边,笑道:“此花多半乃西湖所赠,专为谢过苏公昨日的诗!”
苏轼刚刚有迟暮之叹,马上又被明远这新奇的说法给打岔打掉了,顿时笑道:“远之说得太好,一言之间,西湖已如一美人,亭亭立于某眼前。”
苏轼说西湖有如一名美人,明远顿时睁大了眼睛:
——不会吧不会吧,苏公“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名句,不会竟然出自对他这随口一句的联想?
若真是如此……明远顿时有一种,不枉此行的感觉:不枉他到这个平行时空来一回,不枉他结识了苏子瞻。
明远闭上眼,复再睁开:他真的希望,希望苏轼将来能够远离那些悲惨的命运。即使这世上从不存在“苏东坡”,也不觉遗憾。
在船娘摇橹的吱呀声中,苏明两人一路到了宝严院附近下船,问清道路,摸到宝严院跟前。
西湖附近佛寺众多,大大小小禅院据说有上百座。而宝严院并不出名,明远不知苏轼为何独独挑中这里。
“这宝严院中有一僧名‘清顺’,乃是一名诗僧。”
苏轼向明远介绍:“我们今日就去扰他去。”
明远遥想了一下清顺此人,好像没怎么听说过,于是问苏轼:“子瞻公,这位‘诗僧’的诗名,怕不是您发掘的吧?”
他猜了个正着,苏轼便嘿嘿地笑着,道:“前几日偶然漫游至此,正好见到壁上有诗曰;‘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5’。某便急了,四处询问:这是谁人所作,这是谁人所作?”
明远模仿着苏轼的口吻,继续说道:“众人答曰:‘清顺’。”
苏轼一拍双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