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尚还忙着物色合适的人手。
毕竟明远如今住在城外,不似在汴京城中那般便利,很多日常起居都需要靠自己人。
于是,史尚又替明远一口气雇佣了两个厨子,一个门房,一个马车夫,四个护院,四个长随。长随中有两个稍上了些年纪的,一个姓张,一个姓罗,都是杭州本地人,会说本地话,对杭州城各处都了如指掌。
就在史尚疯狂忙碌,为明远“装修”新居的时候,明远则忙于秘密安置吴坚等人。
军器监的火器研发小组,以吴坚为首的研发团队,已经离开了汴京城,随明远抵达杭州。
京中军器监判曾孝宽已暗中知会杭州知州沈立,请他予以方便,但一切还是以明远吴坚等人为主。
最终,明远将吴坚等人安置在北高峰下的一处小山坳里。那里人迹罕至,日常往来的只有几名茶农。但只要翻过一座山包,就是通往江宁的陆路。吴坚等人需要的重要材料,可以秘密由江宁运到此处,相比水运,更不易让人察觉。
等到明远将火器研发小组安顿好,他的庄园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
明远自己的院子已按明远喜欢的风格布置停当。
而他的“文化产业园”,或者叫“传媒集团”,就在他隔壁。那里已经架起两套完整的刻印设备,墨与纸也已备齐。只要仿单或者报纸的排版送来,就立即可以开印。
除此之外,令明远欣喜的是:他的路灯工程,也已完工了。
于是,明远下了帖子,邀苏轼到凤凰山他的新居来作客,顺便也一起把在府学里读书的种师中也一起接来,让这个小馋猫能够吃点好的。
苏轼的居所在城内,据他说只是“略小”。
毕竟苏轼现在身任杭州通判,高级公务人员,住得总不至于太寒碜。
但是苏轼站在后院小园外眺望远处的满山幽绿时,那一脸的羡慕,却做不得伪。
“远之这里真是好啊……”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1。好一番山居风光,好,好!”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