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凌虚阁中文网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174节

第174节

, 去看了“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石头城, 也去了“乌衣巷口夕阳斜”的金陵故都。

一番嬉游之后, 一行人自陆路往杭州缓缓而去。

明远白天时候多半陪伴苏、种两人一道游览, 顺便考察物产、物价及行市。

到了晚间,他自有商业规划要做。

这一路上, 明远一直在思索:此前他在汴京靠100万贯就构筑起来一爿颇为像样的产业。

如今他南下杭州,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将在京城中已有的生意原样搬过来。但“生意搬家”可绝不能是简简单单地复制一份, 又要看当地的原料、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才能够因地制宜, 让他的产业不至于像是南橘北枳一样,一挪地儿就全变味了。

明远名下的产业之中, 必须带来的是刻印社和报社。

活字印刷术在汴京的大获成功, 令明远很有底气,让这两项产业成为他手中的重要工具。

其他产业, 诸如瓦舍和酒楼,可以考虑在本地收购。

玻璃生产,显然要视当地原材料的情况才能决定;而用石炭生产的蜂窝煤则要看本地百姓对这种新型燃料的接受程度。

对了——

早先他向苏轼提过的“邮递”生意,由于冯管事的加盟, 如今已经规划好要在数个重要城市试点:京兆府、洛阳、汴京、扬州、江宁和杭州。

地理位置较为核心的扬州, 被选中作为“邮递”行业的中心。

以扬州为中心, 分别向京兆府、洛阳、汴京、江宁和杭州的邮递线路已经开始试点。

目前为了避免沿路缴纳路税, 明远的策略是:在试点阶段, 只投递信件,不带货物,也不捎带钱财一类的贵重物品——只带书信。

他想要看看这个时空的居民对邮递系统的市场需要有多大,另外人们愿意为这种传递信件的服务花多少钱。

从目前冯管事的反馈来看,扬州城中,在这件事上愿意花几个钱的大有人在。如果能让信件又快又安全地寄到地头,愿意支出一定费用似乎已经成了世人的共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夜雾沉迷(半校园1v1h) 被哥哥管教的日子 情欲采集师之兽人大陆 大理寺.卿(双洁1v1破案) 昼眠(np) 掉珍珠(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