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于是他顺水推舟地办了一个“经理训练营”。
宋人大多还不熟悉“经理”这个概念,他们有管事有账房有掌柜,另外还有充任中间人的“经纪”,但都未听说过“经理”。
等听完明远解说:这些“经理”们才纷纷明白,他们这些为东主工作,努力使东主的财富增加,而他们从中享有应得报酬的人,正是所谓的“经理”。
如果能让东主高枕无忧,无须过问,资产便能得到“增值”,便是一位好“经理”。
这些未来的“经理”们,来自各个豪族富户,有些本身就是豪族的族人,也有些是外聘的。
能在汴京这样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经理们大多颇具商业眼光,对数字很敏感,对自家的营生也是门清。
他们在这个所谓“训练营”里,先是接触到了大食数字。
有些习惯珠算的经理们没有马上改用新的数字,而习惯笔算的经理们则都如获至宝,立即着手,开始使用大食数字。
随后他们开始学习复式记账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记录东家出自的“东主权益表”。
主持这个“训练营”的,正是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他使用复式记账法已经有大半年,算是有经验,却依旧不能回答所有人的实操问题,最后求到了明远那里。
明远大手一挥:“本就还未制定法度,你们自己钻研!”
众人面面相觑之后,坐在一起,共同研讨。因为这些经理们来自各行各业,各自都有些贡献。
如此这般过了五日,“训练营”竟然真的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商议出一套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复式记账方法。
这些经理们别提多自豪了,分别表示,回头就会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各自所在的行会。
汴京城中各个行会众多,豪商们在各自行会中地位尊崇。
明远猜想,这套记账方法定然很快会在整个汴京城推广,并且透过这些豪商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各家行会的触角,向整个宋境延伸。
“亲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