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吞吐量和能够获得的收益。
据前来“集资”的各家大商户评价,他们普遍认为明远设计的两个情景略有低估。各家都对这条“高等级公路”的前景非常看好,认为运量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因此无不认为现在有机会“出资”,应当是捡了一个便宜。
明远原本的打算是自己出20万贯,余下的人家分40万贯。
无奈各家认购实在太踊跃,比别家认少了的便奋力抗议,甚至发生争吵。
明远:得,为了息事宁人,咱把自己的份额让出来吧?
就这么着,他最终只出了十万贯。
整个“集资”过程,各方约定了到开封府订立契约,甚至连出资都由开封府查验,确定各家拿出了真金白银才行。
开封府尹陈绎未必会亲自过问此事,但也只要问一问属下官吏便知。
此刻唐坰却还没完:“10万贯——”
他似乎是指,明远这次到底还是拿出了10万贯的。
坐在上首的开封府尹陈绎实在是忍不住,伸手扶额,说:“唐御史,您就少说两句吧!”
区区10万贯,明远现在自己在汴京名下的产业那么多,随便拢一拢,就能凑出10万贯来,根本不需要上杭州去向老爹求援。
看陈绎的脸色,似乎在说:唐御史,别再矫情啦,再矫情,就要丢人啦!
第152章 千万贯【加更】
“山阳-汴京公路”项目, 是明远第一次尝试“集资”,没想到竟会这样成功。
虽然“公路收费法”未能马上得到通过,但他首倡的这条公路得到了官家赵顼的背书, 立即吸引了实力强大的豪族若干家。
大家都不是吃素的,各方利益牵扯, 相互制约。
明远这个小虾米也就不担心自己的利益会被哪一家轻而易举地吞掉。
这样就算他少花出去50万贯, 也心安理得。
同时,明远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开封府内堂能够如此干净利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