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侄儿远哥,年纪小小就能管着这么大一爿产业……羡慕吧,你们!”
明远有点无奈,但他又没办法上前捂住四叔的嘴。
算了,反正城中也有人知道,这长庆楼的东家不姓史,而是汴京城中另一位神秘富豪。
这消息泄露就泄露吧,反正明远不久就要暂离这里了。
谁知他离开的时候,一个《汴梁日报》的小报记者突然听见了“明高义”“大富豪”这几个名字,顿时驻足。
细细再听,这小报记者竟然听出,明高义及其子,是这长庆楼真正的东主。
可是汴京城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明高义”这么个富豪呀!
这小报记者觉得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八卦”,于是去“包打听”了一番。
他问遍了几处外地商户聚集的商会,只问他们有没有听过“明高义”这个名字,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于是小报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长庆楼东主身份存疑,明氏巨额财富从何而来”,提交到报社主编那里去。
主编一瞅:好家伙,包打听竟然打听到自家东主身上去了。
“这等捕风捉影的文章,永不许见报。”主编恐吓小记者,“编排有名的富豪,长庆楼的东主,这还了得。咱们这可是个不赚发行费,靠广告为生的小本买卖!”
小记者被吓住了,连连点头,表示决计不会将这个疑问泄露出去。
*
这日相聚之后,吕大忠自去审官东院,接受磨勘考评。
而苏轼出外的请求很快就批了下来,真的是“杭州通判”。苏轼如今只等着下一任开封府推官到任,双方完成交接,他就可以去杭州上任了。
但是种建中却没有向明远提过半个字,关于熙河路,又或是鄜延路的事。他这些日子以来,却与贺铸走得格外近,两人在军器监,几乎同进同出。
如果不是贺铸新婚,而且他又是那样一副“尊容”,明远心中,恐怕也会小小地吃一下“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