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手下在山阳镇打探不到什么,他便想着亲自过来,凭借辽国太子殿下的火眼金睛,许是能看出什么线索。
于是他再次乔装,穿戴上汉人衣冠,用软幞头遮住自己的特殊发式,对镜自照,只觉得不输于汉家儿郎的文采风流。
谁曾想一到山阳镇,他便马上被人认出来了。
耶律浚对明远的印象很深,毕竟那时长庆楼整间閤子里,明远的相貌最为出众,令人一见便再难忘怀。
同样地,对方也显然记住了耶律浚。
这时两人在山阳镇的大街上不期而遇,面面相对。明远连抽出1127牌“便面”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明远睁圆了眼望着耶律浚,然后小心翼翼地拱手,问:“兄台可是……耶鲁斡吗?”
当日在长庆楼,萧阿鲁带曾经用这个名字来称呼耶律浚。
这个答复正中耶律浚的下怀。
他最怕明远一见面就喝破:“哎呀原来辽国副使不声不响跑这里来了啊!”
见到明远如此上道,耶律浚点点头,用流利的汉话回答:“正是……按照汉人的习惯,你可以称呼我为……萧浚。”
他为自己捏造了一个假名字。
明远假装信了,忙向耶律浚告知自己的姓名,然后极其热情地指指身后山阳镇的店铺。
“小弟的身家产业都在这镇上。兄台既来,自当由小弟带着,在山阳镇好好游览一番。萧兄,可好?”
此刻的明远,表现得十足十是个精明而年轻的本地商人,万分热情地邀请辽国副使去看看他的各项产业。
但事实上,耶律浚的行动就受到了明远的控制,他走到哪里都有明远陪着。
而向华已经心领神会地偷偷溜走,去与开封府事先安排在山阳镇上的弓手打过招呼,远远地监视耶律浚与明远一行。
借此机会,明远带着耶律浚将自家产业逛了个遍:带他去看玻璃厂产出的玻璃窗和玻璃器皿;用石炭粉和香料合成制出的“香饼”,和用来生火取暖的蜂窝煤。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