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一旁看着,口气老成地相劝:“小老弟,彝叔他那里一向忙碌。最近几天尤是如此。你想想,我们不仅没怎么见到彝叔,连贺方回都没见到。”
明远一想也是。
刚才种建中来,显然心神不属,大概是遇上了什么难题,但又觉得不适合当着苏轼的面对明远倾吐,或者觉得即使对明远倾吐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近来种建中在军器监一门心思带着工匠改良各种军械铠甲,想要提升西军的战力,而明远自己去参加扑买这种事,本来也没想着要打扰他的。
但明远还是有点气鼓鼓的,说:“但最气人就是师兄这副模样,看得人着急,又什么都不肯说。”
怎么就知道他帮不上忙的呢?
他有钱,还有……道具。
苏轼拈着颏下新修过的胡子劝道:“远之,也就你们师兄弟感情好,肯为彼此着想,你才会替他着急……”
话犹未完,明远那里已经又改口了。他冷笑着补充:“我可不会为他着急。”
苏轼捧着肚子差点笑出来:“不着急就好。等过一阵你将长庆楼完全收入手中,彝叔那边也忙完了这一阵。你就去找他。”
“我来告诉你,汴京城中有一个一个赏月的好去处。你就捡一个月色好的晚上,然后深夜去彝叔家敲门,见到他出来应门,你就对他说:啊呀,彝叔亦未寝1啊!……”
苏轼说得惟妙惟肖,仿佛真的深夜去敲了种建中的门。
明远伸手扶住太阳穴,心想:确实,苏公,这事您确实干得出来。
“……然后你们两位就可以去我说的那个地方好好赏月,到时天色空明,月色如水。良友并肩而行,又有何事不可交心?”
明远:……
“不过,远之,你眼下也有一桩麻烦事。”
苏轼传授过了“经验”,话锋便一转,提点明远。
“某观那长庆楼,不是那么容易收入囊中的。”
一听苏轼谈起“生意经”,明远马上也来了兴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