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哦”了一声,说:“原来他们每天在街面上分发的竟是这个。”
蔡京看看身边蔡卞和自己手里,竟是不同的瓦舍印制的今晚节目单。他惊讶问道:“难道现在每家瓦子都发节目单了吗?”
明远点点头:“是呀,如今汴京各家瓦子之间,有点卷……嗯,竞争比较大。”
“各位,想看什么,决定了告诉我,我去订閤子。”
这时蔡京慢条斯理地开口问:“选哪一家瓦子都可以吗?”
“当然!”明远一口应下,“哪一家都可以。”
蔡京的眼光似乎带着点深意,慢慢从明远面庞上扫过,最终落回手中的“节目单”上。
第63章 百万贯
王雱离开之后没多久, 苏轼就到了。
明远还挺庆幸的,毕竟苏轼是旧党,不止一次上书反对王安石正在推行的新法。如果苏轼与王安石的大衙内面面相对, 尴尬的就是他这个主人。
然而苏轼与王安石的女婿蔡卞相处起来却毫无压力, 笑眯眯地称赞起蔡卞在殿试上得到状元的那篇文章。这让明远和蔡氏兄弟都舒了一口气。
苏轼晚到,自然是因为开封府推官要忙的公事繁多, 不似王大衙内的经义局那般清闲。他一到明远家中,就拍着肚子嚷饿。
天气兀自热着,明远就又让人把事先准备好的冰粽取来。
这冰粽其实就是煮熟的粽子,但是这个时空里没有冰箱, 而汴京城中各家冰窖也还没有开窖售冰。明远家中的仆从就把粽子盛放在小木桶里。然后吊在井中,和浮瓜沉李是一个做法。
浸凉的粽子取出,明远便亲自为苏轼剥去粽叶,然后在白嫩的粽芯上淋上蜂蜜。
苏轼吃得头也不抬。
一旁围观的人们也大多没想到,文章动天下,名满汴京城的苏轼苏眉州,竟然是这么一副吃相。
蔡卞望着苏轼,又在发呆;蔡京脸上的招牌笑容并未更换。
倒是种建中与贺铸相互看看, 都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