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辞别了薛老太太,天色已晚。明远回到自家,去寻母亲时,却发现舒氏娘子正独自一人在房中坐着,一动不动,宛若一尊姿态优美的雕像。她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封已褪成暗黄色的信笺。
明远心生疑惑:母亲在这几年里视力渐渐模糊,明明已经无法看书读信。
难道,这封信是很多年前……父亲寄给母亲的?
“远哥。”
舒氏娘子被明远的脚步声惊动,抬起头来。
“你此去汴京,见到你父亲,便替我问问他,这封信上说的,还……算不算话了。”
说着她将那枚陈旧的信笺递给明远,声音平静,不见幽怨,只是尾音有一丝颤抖。
明远将信笺接过来,看了看字迹,认得是明高义的。
此前他收到的明高义“来信”,都是半真半假。前面一段是明高义的字迹,比如当初那封,如果舒氏娘子愿意和离他可以写放妻书云云,都是明高义亲笔。
而试验方则通常利用明高义的信件给明远“塞钱”,因此会在信件后半截以后世的标准楷体写上“注资一千贯”,“注资万贯请收讫”类似的字样。
之前安排明远去东京,因为完全是试验方安排的,信件里就完全是标准楷体。明远一望而知,晓得这不可能是他那“渣爹”的安排。
明高义在他明远的人生里就是一个摆设,一个符号,一个可有可无的标记。
但明远没有想到过,舒氏娘子会拿出这样一封信——
写封信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明高义。
他万分欣喜地告诉发妻,他在汴京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千贯,固然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是他终于在此立足了,从此不会被明家的兄弟们小看。
他在信上回应收养十二娘之事,说这是“义之所在,合情合理”,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还说远哥应当好好看顾这个妹妹。还随信把他挣的绝大部分钱都寄回了家,供舒氏娘子花用。
若是没有当初那笔钱和舅舅家时时补贴,舒氏娘子很难自己拉扯两个孩子,抚养他们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