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施政过程中发生错失——这种方案,却是身居百官之首的王安石不太能够接受的。
但无论如何,明远的名字算是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心中都挂上号了。
而且明远和舅舅们一起编的那首童谣,也很快传遍了陕西。无论是寻常农户,还是普通手工业者小商人,大多明白了“青苗贷”是个什么,也了解了承担“青苗贷”之后,背上了什么样的责任。
据说这首童谣也传到了河东各路,具体效果如何,明远就不知道了。
而且这也和他没关系——
他就是来花钱的。
*
十月初,长安便下了第一场雪。
明远的生日便在这日。他早起先将舒氏娘子请至堂上,自己端正拜过了母亲。
舒氏娘子看不清明远的样子,可是她听了嘴甜的十二娘在一旁叨叨地形容兄长模样如何端正英俊,眼中含泪,却笑得合不拢嘴。
大早上的,薛绍彭就过来向明远道贺,还带了一堆贺礼送给明远,说是自家祖母命人为明远准备下的,末了又偷偷地向明远求了两盒明家特制的“牙膏”——最近天气转冷,家家户户开始用地炉和火盆,于是薛绍彭就又上火了。
到了傍晚,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都顶风冒雪地来到明家道贺,一起唤他寿星公。
最为熟悉明家的自然是小师弟种师中,不用明远特别招呼,进屋就坐到了离明家“地炉”最近的地方,同时眼巴巴地望着明远,仿佛在问:明师兄家里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明远扬起嘴角一笑:“就瞧好了吧!”
不多时,胡四哥和阿关姐就各自端了几个怪模怪样的铜锅出来。
这些铜锅中间是一个用铜皮围起的圆柱形,里面堆着上好的银丝炭,圆柱形周围钉上铜皮,做成可以盛水的器皿。
当银丝炭被点燃,铜锅便开始发热。注入铜锅边缘一圈的清水就渐渐烧开了,表面泛起鱼鳞纹,随即开始翻滚。
“远之今日不会是请我们喝热水喝饱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