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毛病一大堆,不是发动机不行了,就是悬挂装置出了故障——由于履带式拖拉机产业的落后和长达十几年的条约限制,让德国在坦克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严重不足。
相比之下,以汽车工业为基础的轮式装甲车,倒是表现得非常优异。配属给第一装甲师和第三摩托化步兵师的adgz-612m重型轮式装甲车故障率就非常低,从里加抵达乌斯马湖的途中,只有几台轮式装甲车抛锚,而且都很快修复。
另外,hs-123攻击机的表现也让人满意。在今天白天的演习中,hs-123攻击机出动了成功300架次,没有发生一起让飞机毁损的事故。
在德国坦克质量堪忧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是德国陆军的步兵师没有防御敌装甲部队攻击的能力,哪怕配属了大量37毫米反坦克炮后,他们在装甲集群的突击下依然不堪一击。
“装甲力量也不是无敌的!”希特勒在用餐的时候说,“曼施坦因将军的报告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曼施坦因将冯.托马指挥的装甲集群阻挡了几个小时,他对曼施坦因的看法似乎有了些变化。
希特勒说:“步兵师只要实行机动化,并且配属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和少量的自行反坦克炮,就能抵挡装甲师的攻击。”
“没错,”赫斯曼点点头,“步兵师实现摩托化,并且配属少量坦克或自行反坦克炮,的确是对抗装甲师攻击的办法。但这是一种防御性的编制模式,对于不想发动战争的国家是非常适合的。”
将坦克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的争论,在富勒、戴高乐这样的军事理论家提出机械化战争理论后就开始了。主张将坦克集中使用,组成装甲师的一派,是将坦克当成了进攻的利器,想要利用坦克的机动性和火力,加上实现了摩托化的步兵,对敌国的防御体系进行致命突击。
而主张将坦克分散到步兵师,形成机械化步兵(装甲步兵)的观点,则是站在防御的立场之上。持这种观点的军官其实也意识到了传统的步兵师难以抵挡装甲集群的突击。因此主张将坦克或自行反坦克炮之类的武器配属到步兵师,以提升步兵师的反坦克能力。
当然,建立一支以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为主力的陆军肯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