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嫂听不懂,然而她觉得那是因为丈夫读过书所以脑子里总好多有的没的,总之祝英嫂看不透他。她是个勤快的人,生活中的一切她都能想到,她又是个懒惰的人,家庭里最亲的人的心思她总是懒得去想,她觉得只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好,丈夫总会认可她的。
可是她没能等到,她丈夫三十岁就郁郁而终了,他死的时候还是看着一个山水画儿,听说那是他之前一个女同学的,她画的画,他题的字,但是家人反对,他们没能在一起,那个女孩后来去了别的城市。而恰巧在祝英嫂丈夫死后她回来了,扑在坟前哭了个肝肠寸断,倒把祝英嫂都吓着了。后来那个女人就走了,有人说她寻了短见,有人说她又离开了,不得而知。
祝英嫂和丈夫有过两个孩子,第一个是个女儿,可是小时候害病死了,就在丈夫死后不久。女儿病的时候祝英嫂给她去庙里求了神方,可是总不见好,她又请来一个大神讨了药,结果第二天孩子死了,祝英嫂真是苦命,她哭的眼睛都快瞎了。还好她还有个小儿子,聪明伶俐和父亲一样会读书,每次考出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他学了医,并且告诉母亲当初姐姐得的是什么病,他说完祝英嫂也没记住。他的老师给他争取到了一个留学的资格,可祝英嫂差点又把眼睛哭瞎,让儿子漂洋过海到另一个世界去,这她怎么受得了?儿子也知道母亲舍不得,便没去,后来毕了业老师又让儿子拿着他的推荐信去外面的大医院去,祝英嫂不愿意,她觉得医院哪里没有,何苦要出去,反正镇子里不是也有个小医院吗?或者做个村镇小大夫也没什么不好。可儿子这次没有立刻拒绝老师,他试着跟母亲说起,可每当他提起,祝英嫂就会坐在地上崩溃的哭喊,打滚,滚遍天下的所有土地都不足以止住她的嚎哭,她哭喊着自己都听不清的话,直到儿子沉默。
祝英嫂知道自己这样反应太大,可久而久之她竟有些得意起来,任你读多少书多能说会道,老娘往地上一滚你还不是脸色发白跟被子弹噎住似的一句话说不出?
儿子最终还是没去,在镇上的医院做个小大夫,祝英嫂觉得这样很好,哪怕儿子脸上不再有一丝笑,可她觉得自己给儿子做了一桌子好饭并看他吃下去了那就是好。饭桌上儿子跟她说起学医的志向时,她说面凉了快吃,儿子说起他想去哪里实习,她大呼小叫地说饭凉了要加点热汤才好吃,说着火急火燎地亲自拿起勺子给儿子加汤,仿佛天底下没有什么比怎么吃好饭更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